经过两年的边打边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终于签订,按照谈判约定,美国将分阶段分步骤的逐步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这对外贸B2B型企业和跨境电商卖家来说是利好,靴子落地,终于不用再为下个订单面对的关税问题而提心吊胆了。
但协议中专门针对电商平台的条款,也着实给不少卖家一个提醒。
附加对应的条款截图如下,你可以先阅读一下,Touch一下味道。
按照上述条款的约定,对电商平台上涉及侵权的行为,权利人、电商平台和中美双方的执法部门将会协同一致采取快速有效的处理。
虽然最近几年,各个电商平台上都在加大对卖家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但将此条款明确列入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中,并在协议中强调“对未采取必要措施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主要电子商务平台采取有效措施”和“由于屡屡未能遏制假冒和盗版商品的销售,电子商务平台可被吊销其经营许可证”等条款,电商平台成了经贸协议框架下的履约和担责主体,即便从其自我保护的角度,也必然会加大对销售假冒和盗版商品的查处力度。
关键还不止于此。
平台成为履约和担责主体后,在查处售假行为的处罚措施上必然会更狠,原来只是产品被下架,随后则可能资金被冻结,而遭遇处罚的卖家则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原来只是资金被冻结、账号被封的,随后甚至可能会被直接追究法律责任,因为销售假冒和盗版商品而坐牢的案例可能会越来越多。
其实最近刚刚发生的在美华人蔡某在亚马逊、eBay等平台上销售仿冒笔记本电池,涉案金额多达2380万美的案件就是警钟。按照美国检方的诉讼,如果罪名成立,蔡某可能面临50年的刑期。
虽然是个案,但也绝对值得每一位卖家警惕。
借由这次的经贸协议的契机,我建议每位卖家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在运营中是否有投机心理,或者无知自信的误售某个侵权产品而不自知,非常有必要进行内部自查,一经发现就应该快速清货或者立刻下架销毁,别为一点小小的贪念,而给自己挖下了一个很大的坑。
日常讲课中,我总是反复提醒孵化营的学员,侵权和售假行为可能导致的风险,包括但绝对不止以下几种:
Listing被删除,造成库存积压,库存变废品;
账号被移除销售权限,前期的辛苦打造和沉淀化为乌有;
账号被移除销售权限+资金被冻结,库存、资金全没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牢狱之灾;
当然,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其他的诸如和美国黑律所比如GBC等的斗智斗勇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所以,对于侵权售假行为,简单一句话就是:能离多远,就离多远。
但也有卖家说,怎么样才能避免侵权呢?我的建议是以下几点:
1. 多多询问供应商: 你在每一个产品的选品过程中,都应该向供应商问一句“这个产品有侵权方面的隐患吗”;
2. 询问多个供应商: 单一的供应商有时候也会因为掌握信息不完备而无法给你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向多个供应商询问和确认;
3. 多阅读不同平台的侵权案例: 比如公众号“亚易知识产权集团”,经常的侵权案例分享,可以让我们提前获知已经发生的侵权事件,用别人的经验和遭遇,为自己的运营避坑;
4. 多和各类卖家交流: 不同的卖家有不同的经验,建立或者加入自己的卖家交流圈,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
5. 避免投机心理: 不投机,不抱侥幸心理;
6. 培养行业常识: 多读读文章,多逛逛论坛,多和卖家交流,风险与能力成反比,而对行业常识的掌握和熟知,就是能力大厦的地基;
7. 避免无知自信: 被很多卖家质问过,“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卖的产品,你竟然说侵权?”每次遇到这种情景我就想起”达克效应“效应中的那个笨贼,越无知的人,越不知道自己无知,期望我们都不是这类人。
(来源:赢商荟老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