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开年就给中国卖家出了份难答的考题。
截至 2 月 10 日,中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数已突破四万,是 2003 年全国确诊非典病例数量的近 8
倍。疫情下的恐慌情绪以及供给延迟等客观因素,给涉及跨境实物交易的企业提出了开年第一个“大难题”。
疫情下的物流现状探索
物流作为跨境电商交易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短期内受到疫情冲击的直接影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外忧:航班取消下的连锁反应
国际上,一边是多国对中国公民的入境政策愈加严格,跨境卖家的出海考察计划或将受到影响;另一边还有国际运力下降,尤其是空运方面,多个往返中国的国际航线已被取消,恢复时间暂不确定。
根据国家出入境管理局发布的资料显示,截至 2 月 10 日,全球已有 127
个国家采取入境管制措施,包括美国、阿联酋、英国等多个国家都对往返中国的航班采取了限制措施,部分航班已停飞。
笔者对主要出海地区的航班管制情况整理如下:
目前的多条国际航线停运情况对主要依靠小包快递的跨境卖家影响很大。航班减少导致货物无法运出、造成囤货压力,部分 B2C
卖家可能转而选择海运,大大延长了收货周期,同时也可能会增加消费者不满情绪。
好消息是国内物流链将开始运转
2 月 10 日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物流中转等各方面问题将得到很大缓解。按照国家政策要求,UPS、DHL、FedEX 等国际物流快递公司已从 10
日开始在局部地区复工;邮政、顺丰、“三通一达”等 13 家物流公司也在 10 日正式复工。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公告,在本月中旬,快递业要恢复到正常产能的 4
成以上。
来源:根据各物流官网通告整理
值得庆幸的是,一方面多家电商平台针对疫情均发布了卖家建议,应对措施较为及时。如 Shopee、Lazada、eBay
等电商平台延长了春节假期物流时效豁免、一定时期内退货不会影响店铺积分指标等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了卖家损失。
另一方面,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基本局限在国内,对于海外仓的影响很小,再加上国内物流 10
号大面积复工,中转仓揽收效率将逐步恢复,主要走海外仓模式的卖家在物流层面主要需要担心时效波动,更大的问题在于国内延迟复工,一些跨境卖家的库存面临较大压力。
给卖家的建议
尽管 WHO
已经发出呼吁,反对海外限制与中国的经贸活动,且邮件包裹不会传递新型冠状病毒,但国际买家情绪短期内依然将受到负面影响,再加上前段时间国内物流停工导致的货物积压以及国际运输的现实不利因素,都对跨境卖家的资金链、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
1. 重视库存问题,抓住海外仓机遇
卖家要第一时间清点库存,对无货商品及时下架处理,避免后期纠纷。
综合消费者情绪、物流时效等因素,选择海外仓模式在现阶段要优于国内直发渠道,因此建议有现货和物流渠道的卖家增加海外仓发货比重。面对航班取消、海运船期减少等情况要做好准备,如果多个渠道都走不通,提前通过周期更长、费用更高的转口方式运货,尽量避免断货;而此前依赖国内直发的商家,可以选择还没有受限的货机运输。
2. 针对性选品,合理控制现金流
疫情持续时间难以估计。钟南山指出,疫情峰值应该在二月中下旬出现,拐点依然无法预测,何时彻底结束更是无迹可寻。
企业要做好外贸业恢复周期超过 3
个月的准备,谨慎对待寒冬期的选品备货。适当减少或控制进出口检疫严格的食品类商品的备货;预测选品趋势,保健品、户外用品等产品可能会迎来一波反弹。
同时,时刻关注账面上的现金流状况,做好核算,非常时期需要保守对待备货、推广等环节。
3. 与客户保持有效沟通
受疫情影响,除了库存不稳定影响销售外,有许多海外买家开始对中国发货的商品表示担忧,退单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与客户保持友好协商态度十分必要。
例如面对客户对包裹是否会携带病毒提出的质疑,卖家可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公告链接发送给对方,表明病毒在信件/包裹等物体上的存活时间很短,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包裹中携带病毒。
此外,针对外贸合约履行困难问题,卖家可在中国贸促会和六大商会线上平台上开具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相关事实证明,协商延期履行合同。
(来源:白鲸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