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2020年春节开始我们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好在疫情防控取得了巨大成效,经济发展渐渐恢复。
但有一种担心是,受疫情影响,供应不足,物价会不会全面上涨?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下,疫情对于物价的影响。
“物价上涨”很复杂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物价上涨”。其实很多人都搞不清概念,认为“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东西涨价了。
“通货膨胀”里面的“通货”,指市场上的货币。通货膨胀的字面意思就是货币总量大幅增加,像是小气球变大气球,膨胀了。
经济学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长期上涨。这里面的关键在于“长期”。
有时候,一些国家短期中也出现过超级通货膨胀,比如津巴布韦天文数字的钞票;国民党统治末期,一麻袋金圆券换一个鸡蛋;1923年,2000亿德国马克买一个面包。
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引起物价长期普遍上涨的一种货币现象”。
也就是说,M2大幅增加后,时间一长会慢慢引发物价普遍上涨。这种效应并不是作用在某种商品上,而是所有社会商品。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也就能看到,跟10年前相比,中国大部分商品价格都上涨了,价格不涨或者下跌的商品很少。
“物价上涨”是什么意思?字面上看,就是商品价格提高了,关注的是具体商品的价格,一般指的是短期效应。
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多,通货膨胀也是其中一种,通过长期作用使物价渐渐上涨。其实物价长期上涨,对经济影响更大,作用时间更长,更值得观察分析。
但人们的心理弱点在于,看不了太长,往往更关注短期。
所以,物价的短期变化更受到大家广泛关注。
比如,某种商品供应短缺,价格上涨;有人囤积商品制造短缺假象,使得某几种商品价格大涨;某种商品需求暴增,供应一时跟不上,价格上涨;很多消费者非理性消费,买价格大涨的商品。各种情况非常多,比通货膨胀的长期逻辑还要复杂。
疫情过后,物价会全面上涨?
一般情况下,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物价由供求关系决定。
供给一条曲线,价格越高厂家越愿意增加供给,就是图中的S曲线。需求是D曲线,代表价格越高,买家购买欲望越少。两条曲线交叉点,就是市场均衡价格,意思是买家和卖家正好全部成交“出清”。
这里有一整套精深的经济学原理,各种曲线形态非常多。各种条件还会变动,引发均衡价格变化。在这种曲线图里,货币是交易工具,其本身是稳定的,不考虑长期通胀。
物价供求曲线
那么,疫情过后,供给、需求、价格各自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情况很特殊,我们要具体分领域观察。
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就是供应远不能满足需求,从而引起价格大幅上涨。
最典型的是测温枪(口罩价格受管制,虽然需求多,涨价空间大,但也不能涨价),很多企业开工都需要测温枪,而且是硬性要求,没有就无法开工。
笔者所在的公司2月中旬要开工,行政部门说买不到测温仪,去淘宝看会提示“急用勿拍”,需20天后才发货。
笔者找到做测温仪生意的亲戚,花费400元买了最后一支存货,才解决问题。这样的价格其实已经比平常价格高了不少。没想到,好几个人找我帮忙买测温枪,价格都好商量,但测温枪确实没有现货,已经不是价格高低的问题了。
除去上述情况,物价有没有全面上涨呢?
刚结束“家里蹲”,陆续开工后,市面上看上去有些萧条——人们出来吃饭取了外卖扭头就走,很多商场和店铺尚未营业,也就超市里还算有些人气。这样看来,“物价全面上涨”不太可能,因为根本就没什么需求,怎么可能涨价。
疫情期间,有不少商品的“收购价”倒是大跌了,因为有效需求大幅减少。不少农产品,比如丹东的草莓、沿海的水产品、海南的瓜果等销路受阻,收购价大跌。并不是人们不想消费这些产品,而是疫情期间人们减少活动,降低了出门或者网购这些商品的欲望。
也就是说,疫情期间及刚开始复工时,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这时不可能存在物价上涨的问题。就算有个别商品需求多要得急,供给一时跟不上,涨价依然不能解决问题,开工复产才是根本。
至于服务业,就更不太可能存在涨价的情况,先恢复需求才是关键。
很多人觉得“疫情过后,物价全面上涨”,是因为他们认为当人们的需求恢复到正常水平后,由于疫情对生产有影响,造成开工不足、供应不足的现象,而且比较普遍,于是导致“物价全面上涨”。
这听上去符合直觉,也能在供求曲线图上说出一番道理。例如防疫期间交通受影响,饲料运输不便,一些家禽死掉,日后禽类产品的供给相比正常年份就会减少;有些制造业企业,由于工人不能及时复工,生产受到影响,供应可能就跟不上了;甚至日本、韩国等也受到了疫情影响,IT硬件产业链上一些零部件供给减少。这些似乎都会造成物价全面上涨。
然而,笔者以为,这些情况并不足以产生“物价全面上涨”效应,要对中国企业复工复产,恢复供应的能力有信心。
更重要的是,这个“全面上涨”的逻辑有些说不通,生产受影响是客观事实,一些商品的供给必然不如正常年份,但需求也是动态的,不能用正常情况下的需求往上套。
一个基本面是,疫情发生前,中国工农业生产能力非常强,如果市场上对某种商品有需求,商家有钱赚,市场便能快速反应,实现充足供给。
舆论观察的各种经济问题,鲜有提到供给能力不足的,产能过剩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经济发展的关键更在于创造需求。
那么一场疫情过后,这个基本面会改变么?
应该说,市场发展的逻辑没有改变,企业追求利润的现象不会变,企业在政府组织下,会渐渐恢复正常生产,像饲养业那样发生禽畜死亡的领域不多,大部分领域都只是暂停了,而非造成了不可逆的生产损失。
更重要的是,当初我们防疫也并非不顾一切经济损失。
举个例子,春节期间,笔者在湖南一个小城市发现,经济活动基本停滞了,只有维持基本生活的水电等关键部门还在运作,除此之外,有一类工厂也没有停工,那就是当地的钢铁厂。
因为如果将高炉停掉,里面的铁汁就会和炉子一起变成“铁疙瘩”,巨大的损失不可逆。
2020年1月,中国粗钢产量为8430万吨,同比还提高了7.2%。所以,即使在全力防疫特殊时期,政府也在考虑各种工农业生产的需求,想办法减少损失。暂停可以,但如果存在不可逆的损失,也会想办法进行灵活处理。
因此,中国很多行业恢复充足供应能力并不难。
中国全力防疫,将湖北以外的省市、湖北除武汉的新增病例,都降到了极低的个位数水平,疫情进入到了收尾阶段,为复工复产打下了良好基础。当初防得狠,也就能更快地复工。
这才是更值得担忧的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在2月28日的国务院防控情况发布会上说,要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进行差异化的县域防控,低风险区域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逐步有序地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状态,高风险地区集中精力落实防控。
由于前期的良好数据,外省市400个地区大多数都是连续多日累计病例“零增长”,可以准备开始全面恢复生产生活了。
即使偶有反弹,也可以按中风险安排,有序地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只有高风险地区还要以防控为主,情况也会越来越好,风险转低。
各地已经认真摸索出了一些办法,一边做好防疫,一边迅速复工复产。测温仪、口罩、数据监控等成为常规配备,这对生产影响并不大。笔者乐观地认为,中国人本就比较灵活,能够互相配合,把复工做好。
其实早在2月10日前后,一些地区就恢复上班了。每周过去,中国的社会经济运行都会明显恢复一些。
笔者预计,到4月中旬,外省市应该基本恢复正常,虽然个别领域出现了不可逆损失,但大多数领域复产基本不会有太大障碍,中国很多行业的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只要其中各方协商通融,灵活处理“不可抗力”,很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最根本的逻辑是,疫情过后的恢复期,各领域无论供给方还是需求方,并不会用价格博弈的心态进行互动,而是协商恢复正常的合作心态。这种情况下,“物价全面上涨”就更不可能了。
疫情特殊时期,这种市场经济的逻辑暂时缺失,但生产供给能力恢复正常后,价格信号就会重新起作用。
因此,中国经济恢复正常的速度可能会比想象得要快,值得担忧的反而是境外的情况,多国疫情相继爆发,如果境外供给或需求发生大变动,更需要想办法应对。
(来源:瞭望智库 作者库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