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卖家爆料自己一次性code被一位买家多次使用,并购买了2600个产品,直接傻眼了!
卖家哭诉:30个一次性99%off code疑被同个买家拍走2600个产品
据了解,这位卖家做了30个一次性99%off
code,并设置了“一个人用一次”,竟然在短短三个小时被人下了38单买走了4600个产品。事发后,卖家第一时间联系了亚马逊客服。
据亚马逊客服回应称“早前也有卖家遇到同样的问题,即便是一次性code,只要折扣大于50%,一个人就可以使用N次,即便卖家在亚马逊后台选择的是“一个人只用一次”也会失效。且针对已经进入发货流程的订单是无法取消的。”
目前,该卖家成功取消了10多笔订单,共计1800个产品。而未被取消的订单里,有14单是同一个地址分别用了8个账号购买了2267个产品,另外有3个pending订单因看不到收货地址,无法确认是否为同一个买家所为。
针对未取消的订单,该卖家表示:“目前已经给顾客和‘姐夫’写了信,也给亚马逊拨打了几次电话,发case,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为此,该卖家还拨通了911报警电话,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美国警察要求该卖家必须提供美国联系人的姓名和地址,同时提到这种问题属于亚马逊处理范畴,否则警察无法介入。
与此同时,该卖家还咨询了一位华人律师,律师认为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该顾客的行为是错的,实为无奈。
据卖家介绍,未取消的产品货值,加上头程费用,损失将近30万人民币。
设置促销折扣码需谨慎,别疏忽给了恶意买家可乘之机!
说道亚马逊促销折扣码,是常见的亚马逊促销手段,但卖家如果在设置促销折扣码不多加注意,可能会给恶意买家可乘之机。
事实上,根据小编了解到的情况,因code设置问题“踩坑”的卖家还真不少:
据悉,有位同样是设置99%off
code,且勾选了“一个人使用一次”的卖家,将折扣码通过FBA发放出去之后,被买家以9.9美金买走了50个产品。这位卖家不禁怀疑是不是亚马逊出了重大BUG!
除此之外,也有另一位卖家反应,前公司的新员工在设置促销折扣码时,把code码给了测评买家,结果老外直接把2000个左右的库存一口气拍空了,预计被拍下的产品货值几万人民币。
针对上述第一位卖家的情况,亚马逊卖家Lauxx指出,只要有足够证据证明8个账号出自同一个买家,可举报恶意买家,并要求亚马逊介入处理。
关于促销码操作问题导致产品被大批量低价下单的情况,也有卖家建议:
1.采用高折扣比例的订单,权重低,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2.采用高折扣比例的订单如有留评,可能会被系统判定为刷评,轻则删除,重则极可能导致账号受限;
3.正常比例的促销设置还好,但倘若你想尝试高折扣比例去设置促销,一定要确保每个细节,别因为一点的马虎大意,造成过多的损失。
下半年旺季来袭,卖家还需提防哪些“坑”?
除了利用高折扣促销码BUG致低价下单问题以外,大促期间恶意买家、竞争对手的这些常见“骚”操作,卖家们在下半年旺季阶段也需多加留意。
一、恶意退货:这种情况通常会在旺季大促后爆发,一些“刺头”买家习惯利用平台“无理由退换货”规则,故意多买,享受退货的便捷和乐趣,但这对跨境卖家而言,处理退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绝大多数卖家会选择退货不要货,为此蒙受巨大损失。
不过,一贯“轻店铺、重客户”作风的亚马逊,一旦发现某个买家有恶意退货的习惯,极有可能将其终身拉黑,连购物卡的余额都会一并被取消。
二、恶意差评:有些恶意买家会故意留差评,然后威胁敲诈卖家。此外,恶意同行也会建立多个新买家账号,与卖家账户不相关联,开始留差评,若一些敏感词被亚马逊检测到,那么卖家Listing则会面临直接被下架的处境。
对此,卖家可通过亚马逊Brand Dashboard的Customer Review版块,对自己的产品review进行排序,过滤,阅读和回复。
不仅如此,卖家还可以直接从“Customer Reviews”信息中心报告review滥用行为,有助于减少恶意差评。
三、恶意投诉:一些竞争对手会将自己伪装成品牌所有者,通过亚马逊侵权索赔表报告该产品,谎称销售该产品的卖家侵犯了他们的权利,亚马逊则会因此采取行动,暂停卖家ASIN。
遇到该情况,卖家可开加急CASE,如果亚马逊工作人员未查到投诉反映的问题,Listing很快就可以恢复。
四、恶意跟卖:其实,亚马逊设置跟卖规则是为了鼓励同一品牌的不同代理进行价格竞争,让利消费者的同时增加亚马逊平台吸引力。然而,很多恶意卖家却利用该规则进行恶意跟卖,给拥有Listing权的卖家造成困扰,严重的可能会被封号。针对这类情况,卖家可以通过品牌备案、UPC豁免、参加透明计划等方法来预防。
五、恶意点击广告:如果遇到该情况,可能会导致卖家广告点击量过高,但无实际销售量,转化率降低,最终导致排名下降。
发现店铺数据异常,建议卖家及时开CASE解决。同时尽量提供超额点击截图、超预算点击截图、CTR反常截图等材料。
本文来自公众号:跨境无货源运营。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