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疑似从事亚马逊电商运营工作的职员,在社交媒体上提到,准备在离职前删掉所有他自己铺货上架的产品。不管原因如何,这一潜在举动,应引起跨境电商老板在管理上的深思。
根据一位卖家朋友提供的截图线索,此人似乎在公司内部被新领导“天天没事找事”,想辞职,对于“自己找的货源、自己写的产品”,“不想看到离职后还在销售”,于是有计划离职时删掉这些产品listing。他在社交媒体上咨询,这么做是否违法。这个发帖者的发帖IP,定位是山西太原市,这两年跨境电商铺货模式发展比较快的一个城市。
作为跨境电商行业从业者,我们知道一个“listing”(产品页面链接)就是一个呈现在电商消费者面前的“实际产品”,是相关运营人员在企业契约框架下为公司交付的无形资产。如果运营人员怀敌意蓄意破坏、删除,可能触犯破坏生产经营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生产经营的;
(四)其他破坏生产经营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一个listing销售过5000元,是很轻松的。按照以上这位帖子发布者的情况,如果实施行动,很可能触犯刑法。
这是案例带给跨境电商企业老板们更多的是关于企业管理的深思,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老板应该如何处理。老板至少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好准备和应对!
备份机制。所有重要的资料、档案,公司务必做好备份。即便发生资料删除的情况,也可以快速恢复,这是所有跨境电商公司都需要建立的基本机制。
风险防范机制。做跨境电商,执行端有很多潜在风险。资料删除、账号关联,都是常见的操作风险。此前不久深圳某一线大卖的一个亚马逊大店铺疑似被关闭21天,原因据称是销售组长个人操作不当,用卖家账号给店铺留评,犯下低级错误。公司内部从软件、硬件、制度三方面要综合建立更加严格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以避免造成店铺损失。
内部问责制度。对于关键岗位,公司应该有一套问责制度,让员工理解自身的责任及可能涉及的风险,以监督相应员工在工作中尽责、认真。
风险应对预案。对于像资料被删、店铺关联等常见操作问题,老板要有相关应对预案。若牵涉到重大的人员问题,要有取证办法、曝光渠道及法律处理途径。
最重要的是,老板应该腾出时间和精力,打造企业文化,建立人才制度。在招聘人才时,强调正直诚实的价值观。公司内部着力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员工离职时做好相关的交接。如此,可以把出于“人心”的风险,降至最低。
不管是精品模式还是铺货模式,跨境电商企业要打造一条优质的listing太不容易了。如果离职员工真的带着报复心态恶意删除,对企业来说,可能损失巨大。而员工自身,也可能因此身陷囹圄。希望这篇文章能转发出去,让更多同行了解这其中的严重性,尤其是在内部风险防范不足的企业,借鉴于此,及早做出防范。
(来源:跨境电商跨境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