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产品都离不开供需关系。亚马逊的商业逻辑本质是是供需关系。
01
如果供小于求,就会出现价格暴涨;如果供大于求价格回落,甚至是很多人囤货到最后全部破产。这是几千年来的商业规律,在亚马逊依然也避不开。
先讲一下供需原理,买卖商品就是在找资源不对称性和信息差。
无论我们做日本亚马逊,美国亚马逊,欧洲亚马逊,都是把产品送出国门,用我们中国和所在国当地的信息差来挣钱,这就是资源的不对称性。
如果当地没有这个产品,我们就运过去。
如果没有人卖,他们不知道这个产品哪里有,我们掌握了这个信息差,就能赚到钱。
相反,如果当地大量的这种产品,我们依然还把这产品带到当地。同时当地又有大量对手,这个产品我们卖不出去。这就是商业逻辑的本质。
02
我们刚才讲到了,资源的不确定性和信息差。
举个例子,在2010-2013年Anker以充电宝作为切入点,境外的线下商超并没有这些产品,同时飞利浦、贝尔金这是世界级电子消费品巨头也没有涉及到这个。
Anker初代产品功能一般,但这个切入点很好,做电子周边需求粘度特别高,电子产品已经变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所以必然导致Anker风格充电宝也会有一个前途广阔的市场。
后面Anker通过迅速的推广价以及合理的战略营销,最后成功突破,由此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这个是一个正面的例子,一款好产品一定要天时地利人和。
03
试想,如果Anker在2005年,2006、2007做充电宝,会结局会怎么样?那时信息差是有的,大家都在用万能充,一部手机可以待机7天甚至15天,飞利浦的手机甚至30天,但资源不对称性不成立。
那个年代usb接口不统一,如果推出充电宝一样是铩羽而归。
最后,给大家介绍两款供需关系的工具。
第一,谷歌趋势看过去的数据,通过对比,可以看到需求。
第二,用Merchanwords。
总结一下,商业的本质是供需关系,也就是信息差和资源的不对称性。可以通过两款工具以及站内的情况去判别一下商品的供需关系。
来源:闖盟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