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半托管自上线以来,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成为跨境电商的新势力。尤其在美国市场,Temu凭借着强大的用户增长与下载量,与亚马逊激烈交锋,甚至逼得亚马逊不得不推出低价商城,来应对市场份额被抢占的危机。
今年众多跨境卖家纷纷涉足Temu半托管平台,随之带来了不少负面的评论,但这其中好像也夹杂着不少赚到钱的声音,形成了一种一边骂一边卖的矛盾局面。
Temu的核价机制导致卖家经常面临低于成本价的定价,这不仅影响了卖家的利润,也引发了广泛的不满。
以前做亚马逊的基本上都追求高利润率产品,成本几块钱的产品,在亚马逊上可以卖到十几美金,一单能挣几十块钱。
现在Temu来了,成本几块钱的产品买手核价不会超过10块,卖家到手利润也就几块钱。同时产品在Temu平台上的售价不会超过五美金,哪怕是有,也会不断被后续加入的卖家们把价格打下来。
Temu会时不时要求前面核价高的卖家降价,不降价就会降流量,然后流量给到价格更低的卖家。要是同意降价卖家原本几块钱的利润也就不保,利润最终只会越做越低。
Temu罚款的机制,比起核价更气人。尤其是在物流问题导致延迟发货的情况下,卖家可能会因为所谓的“延迟发货”而受到罚款,这增加了卖家的运营风险。
而且订单不是一开始就给你明确的罚款,而是过了一段时间才来“秋后算账”。
插播一句:这些都是由于一些国内平台不了解美国当地物流情况导致的。为了防止卖家使用虚拟仓,采取了“一刀切”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美国的物流现状是,仓库及时发出了,但包裹有概率在第一站漏扫的,要到第二站扫描了才会更新。我们还遇到过直接在目的州签收扫描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卖家因为“延迟发货”被罚款就显得很冤枉。
Temu平台上存在大量的侵权产品,这对原创设计和品牌卖家构成了不公平竞争,也引起了法律和道德上的质疑。
全托管模式刚出来的时候,Temu平台算得上是各种缺产品,缺卖家,所以他们一方面鼓励卖家积极上新,狠狠上品,另一方面也就默认卖家们的抄袭和搬运。
早期Temu上的产品大部分都是搬运亚马逊上的图片,甚至连文案都一字不改。
要知道亚马逊卖家们的图片都是花了不少费用和心思的。结果Temu卖家们只需要点几下鼠标就窃取了别人的劳动成果,重点一开始还投诉无门,真是让人欲哭无泪。
不论你爱还是恨,TEMU 的崛起确实让人不得不叹服!这个由中国公司运营的跨境电商平台,以令人瞠目的低价商品和猛烈的广告攻势,仅用两年时间就成为美国的“家喻户晓”。
不仅在美国登上下载榜首,还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掀起了购物风暴。甚至连老大哥亚马逊都推出了一个模仿 TEMU 的新平台“Amazon Haul”。
之前,Temu一推出半托管,就极大地吸引了大批亚马逊卖家,纷纷跃跃欲试,因为可以依托FBA的库存,转战Temu平台尝试一下,无需承担过高风险。
其实有不少卖家都吃到了Temu的红利,只是赚钱的默不作声,亏钱的大肆流传,所以导致大家对平台的印象有点偏颇。既然大家一边骂还一边做,证明还是有利可图的。
而事实证明,TEMU 的低价战略背后有一整套精心策划的供应链操作。
●目标用户:它瞄准的是生活在高通胀时期、精打细算的消费者。
●供应端:TEMU 对接了许多急需订单、却苦于无法进入海外市场的中国工厂。
●物流奇迹:通过利用美国的“De Minimis Rule”(低值免税条款),大批低价商品得以免税直邮美国消费者手中。
这些策略让 TEMU 在短时间内席卷全球。据统计,2024 年 TEMU 的总销售额预计超过 500 亿美元,几乎是去年的三倍。苹果更是宣布 TEMU 成为 2024 年美国 iPhone 用户下载量最高的应用。
TEMU 的成长速度堪称神话,但它并不满足于现状。2024 年,公司开始在美国和其他市场建立本地仓储,这一举措让约 50% 的美国商品能够直接从本地发货。
要知道,这种供应链调整在传统西方公司可能需要数年完成,而 TEMU 只用了几个月。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拼多多仿佛开了外挂,在哪哪都吃香。据外电报道,拼多多的海外平台Temu 推出两年后,直接超越eBay成为全球访问量第二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仅次于亚马逊。此外,Temu是过去十年内唯一一家进入访问量前20名的电子商务公司。如果不考虑韩国的Coupang,它也是过去二十年内唯一一家进入的顶级电子商务网站。
每个平台在发展初期都会有不规范的行为存在,但随着平台的规模扩张,规范化会成为必走的路。
而在发展初期,往往蕴藏着丰厚的红利。有人认为Temu会重蹈Wish的覆辙,迟早会衰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一批人在Wish的早期阶段成功赚取了他们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