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非双边经贸及投资关系发展迅速。
在双边关系及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和贸易的未来前景如何?又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呢?
对此,普华永道尼日利亚合伙人、西非企业融资部负责人尤瓜罗夫(AndreiUgarov)表示,过去中国企业对非洲的投资主要以贷款形式存在,未来应注重与非洲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伙伴关系。人民币互换协议意义重大
尤瓜罗夫称,中非贸易非常活跃,过去16年来双边贸易一直在稳步增长。
“2017,中非双边贸易额约为1600亿美元。南非是非洲进口中国商品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尼日利亚和埃及。”他介绍称,伴随中非贸易的增长,中国和一些非洲国家间也已建立起一些便于双边贸易的机制。
他以尼日利亚为例称,尼日利亚一直以来实行外汇管制,有时会导致外汇短缺,使得企业较难获得外币。“大约三年前,伴随原油价格的下降,尼日利亚政府外汇储备受损,因此无法通过外储来支撑其本币,导致其本币迅速贬值。当时,在尼日利亚很难获取美元。”他称,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尼日利亚签署了人民币互换协议。
他强调,人民币互换协议意义重大,对于那些直接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非洲企业和个人而言,这份协议使得他们无需再担忧美元不足的问题,而是可以直接用人民币与在当地经营的中国企业交易。
他还表示,未来,随着中国投资、贸易在非洲的深化,预计将会有更多的非洲国家和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尤瓜罗夫还建议中国企业未来将某些制造环节转移到非洲,进行本土生产。他分析称,因为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主要为大宗商品,而大宗商品的价格非常不稳定。只要中非间的贸易模式始终是中国从非洲进口大宗商品,并出口成品至非洲,这就会是一项核心挑战。
“因此,鉴于非洲的人口结构和规模,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尝试将一些制造环节带入非洲,并将成品直接出口到世界各地。”他称。应注重构建长期伙伴关系
在投资方面,尤瓜罗夫称,长期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是通过贷款,包括基建项目承包商融资、中国政府提供资金、中国开发银行和其他银行融资等形式。
不过,他指出,目前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正逐渐向包括私募股权在内的直接投资发展,“过去10年,直接投资金额约为30亿~40亿美元,基本上,我认为这是中国对非洲投资的真正机会所在。”他称。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尤瓜罗夫建议,“中国需要转变过去的模式,相关项目和资金最好不要以传统的贷款、债务形式出现”。
具体而言,他介绍称,其一,非洲当地企业需要的是长期合作伙伴。
“他们也需要资金,但过去来自西方国家的大量资金进行的都是短期投资,希望能够在5年内获得投资回报,而这点在非洲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非洲需要的(前期)投资额度相当可观。”因此,他称,前往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需要采取一种长期投资的方式。
其二,非洲企业也需要中国企业在带来投资的同时分享知识,从而推动非洲的本土能力建设。
“过去一些企业前来投资或做项目时,往往带来自己的团队,做好项目后就直接撤离了。非洲企业对此观感并不好。”他称,“我认为更好的方式会是,当中国企业前来非洲投资或做项目时,协助当地人构建相关能力,如此一来,非洲企业就会有更大的合作兴趣。”
最后,尤瓜罗夫指出,非洲企业还希望中国企业在对非洲投资时建立起整个供应链。
他举例称,目前,如果一家中国企业想投资消费产品,其往往从中国带来产品并销售。但未来,如果其能够开发非洲本地生产该产品的能力,甚至或许投资一些非洲当地供应商,使其在非洲供应该产品,并雇用非洲当地人,为非洲年轻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会获得更正面的观感。消费品、科技等领域投资机会巨大
尤瓜罗夫表示,只要通过建立长期合作伙伴的方式,非洲所有领域对于外国投资整体都持有开放态度,而一些领域在他看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具有巨大投资潜力。
其一,他指出,非洲的电力部门目前存在巨大的供应缺口。中国企业不仅仅可以投资于电力发动设备,还可以投资于一些相关组件。
农业是另一个存在大量投资机会的部门,“全球60%的未利用、可转变为农地的土地位于非洲,也因此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他称。
“另一个潜力无限且与中国企业密切相关的投资领域可能是物流。”他说,“物流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其中还容纳了制造多种多样产品的本地制造业。”
事实上,他介绍称,中国企业已经在埃塞俄比亚的制造业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一些中国企业还在埃塞俄比亚当地生产消费品,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最后,尤瓜罗夫强调,技术领域是中国企业投资的潜力领域。
“技术对于非洲来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除了肯尼亚在这方面处于非洲领导者位置外,例如尼日利亚这样的国家,才刚刚开始发展技术。”他称,虽然目前有类似脸书、谷歌这样的公司在一些非洲国家布局,但他们的布局也尚且处于早期阶段,中国企业进入科技领域的时间窗口依旧存在,中国企业可以成为这方面的先行者。
他进一步指出,金融服务是科技领域中存在非常大机会的一个领域,因为非洲有机会利用金融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非洲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口没有银行账户,这正是金融服务技术可以进入并填补空白的机会,而我认为中国企业可以在这方面为非洲带来很多相关知识,并投资于那些可以帮助这些人与正式金融系统联结的新技术。”
不过,他也表示,中国企业在非洲进行贸易、投资中也会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他称,从社会角度而言,语言障碍依旧存在。
“我曾与一些尼日利亚企业前来中国,但他们不会中文,英文也不流利。”不过,他称,如今孔子学院已经在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开始教授中文,伴随中非交流的提升,假以时日,中非之间的语言障碍会逐渐消除。其他挑战在他看来还包括上述的如何提升非洲企业对中国投资、中国产品的积极观感和接受度。对此,他称,非洲乃至全球对于中国企业的观感正在经历着变化。过去,中国制造即等同于廉价产品,而如今,情况已大为不同,如今非洲人逐渐感到中国企业能够以比西方企业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最后,他强调,“相比西方企业,非洲企业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人交往感到更舒服,因为他们觉得中国过去经历的发展过程正是非洲目前正在经历的,他们也知道中国发展迅猛,他们觉得中国企业可以与他们分享的知识(相比西方)更具相关性。”(第一财经、图片来自网络、原标题:普华永道尼日利亚合伙人:非洲消费品和科技等领域投资机会巨大)
(来源:走进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