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讲述的各种影响,其实还是更多的站在外贸的角度去看,而不仅仅是跨境电商。跨境电商遇到的问题,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为整个意识形态改变,可能令美国企业在跟中国企业打交道的时候会采用更严苛的政策。比如亚马逊等平台对于中国企业开店审核更紧,美国银行对于中国人在美国开户要求更严,知识产权律师更肆无忌惮的封中国企业账户。
好像看到这里,都是坏消息。不过老祖宗一早就告诉我们,福祸相倚,有危才有机。在大家都觉得危险的时候,能不能把握好机会,往往就是行业生存者与被淘汰者的区别。
那么面对四面楚歌,哪里才是出路呢?Ken叔归纳了跟客户接触的所见所闻,斗胆给大家建议一些可能是机会的机会。1、开发其他国家市场
从去年开始,跨境圈就开始炒印度市场,今年就是中南美和非洲市场。除了传统欧美市场和南极洲,其他各大洲市场都纷纷变成卖家的冒险乐园。
大家在挑选的时候也别一味相信服务商,毕竟服务商也是利益驱使的,肯定会偏向他们得益比较多的方向。
大家考虑其他市场的时候应该思考:
是否有认识的人在那里?
是否应该能自己亲自去跑一趟?
该国货币和政治环境的稳定性。
平台是不是你熟悉的?
金砖五国,除中国外,南非、俄罗斯、巴西、印度大家都可以额外打量一下,特别是印度和巴西,人口GDP稳定度等都是适合商业发展的土壤。
奈何,美国始终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3.2亿的人口,平均每年家庭可支配收入超过4.5万美元,7.6%的低存款率,Ken叔粗略按了一下计算器,每年家庭消费按一亿个家庭计算最少都有4万亿美元。下图能更精确的把美国个人消费的平均数按类别分类,大家不妨研究一下。
来源:https://www.bls.gov/news.release/cesan.nr0.htm
说了那么多,Ken叔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美国的市场不能轻易放弃,尤其是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由于小而灵的优势,可以在灰色地带中来回蹦跶。大制度上的改变对跨境电商的影响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而且对于很多中小电商,一年在美国混个200-500万美元销售额,就能养活全家养活团队。美国的蛋糕那么大,分一点点面包粉都够小电商继续生存发展。为了你对美国的执着,我可以给你一些小建议,在生存中谋健康发展。
2、开发低关税产品
正式的文件我就不粘贴了,大家可以上网找一下美国这次要加关税的产品。大家会留意到,2500亿产品清单上有很多类别,但中国主要出口美国产品较高几个类别并未在名单之中,“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类金额占比过半,通信、电子、机械设备、汽车、家具等劳动密集产品是相对最为突出的征税领域。
那么大家就可以看到,其实美国还是有点避重就轻的增税的,然后就是要在那些容易出现倾销行为的产品,和大量使用劳动力的产品上加大关税。
开发低关税的产品就成了其中一个出路。在考虑那些还未被列入清单的产品的时候,也要留意这些产品会不会是市场上泛滥的、劳动力密集的、或者是容易被反倾销的。按着这个思路去想,寻找低关税的产品。3、开发独特优势产品,把握定价权
这个看着容易做起来困难,不过我的确见过很多活得滋润的卖家,就是花了两到三年时间专门去开发一些别人难以模仿,或者模仿需要两三年的产品。具体产品不方便说,涉及到客户隐私,但是一旦说出来大家一定会大吃一惊,其实都是一些日常见到的大型或精密产品及其零配件。不过别人肯花两年时间慢慢磨,慢慢寻找到最好的供应商,就高枕无忧的领先同行两三年。
另外一种独特优势当然是外观、科技等专利产品了。有一定实力的朋友,可以考虑在美国设立设计团队去弄出外观专利的产品,就是一个鼠标拥有独特的外观,都能防止恶意竞争,这样卖家就能轻松掌握定价权,关税加多少都不关他的事。
拥有各种专利还有一个财税规划上的好处,就是能够利用国际公司间买卖专利和贴牌费,达到税收筹划最优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查一下苹果和Zara怎么利用专利做到税收优化的。
4、直邮(虚拟仓)
虚拟仓的概念其实2018年前就有,直邮更是一直有捧场客。
说个关于直邮的经历。Ken叔有个国内的朋友跑到达拉斯,上联想的网站买了一台手提电脑,我问他为什么不在国内买,他说在美国买比较便宜。埋单后一查追踪信息,电脑是从中国合肥寄出的。
我当时真的是虎躯一震啊,大公司果然还是比较会做生意。联想硬放着美国库存不发,从中国仓库直接发出,无非就是利用了美国人每年海外购物的免税额。因为联想在美国的库存是成批进口的,已经付了关税,再加上仓租和时间成本等,对于联想来说,美国库存的成本其实比中国直邮库存更高,而这也是很多跨境电商一直使用直邮的原因。
美国政治经济环境始终都是相对稳定,是能让小公司和大公司都能生存的市场。
-END-
(来源:北美财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