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在进入一个新行业的前两三年的时间里,该如何快速学习,试错,摸索和解决当中的问题?
对于现在正准备进入到一个新行业的外贸人,小编提醒要注意以下几点。所以经历,试错,再经历,再试错,一次次锤炼后,然后才有资格跟这个领域的高手去竞争。
1、深入调研
第一个: 调查调研
就是对于自己的产品,尽可能用好搜索引擎,掌握更多的资料和信息。比如一下这些信息你就要知道:其他小伙伴吐槽的问题是哪些?客户索赔或者造成麻烦的问题有哪些?哪些关键词是客户特别喜欢搜索的?
举个例子,有个德国客户询价我这里的一台加湿器,但是我这边的信息不是太多,但是我过去已经接到过很多欧洲客户的询盘,大致心里有底,这时候,就要启动套信息的事情了。我可以联系Intertek上海公司,告诉对方,我是上海的一家贸易公司,现在有一个德国老客户委托我们做一个加湿器的采购项目,大约是300万人民币的订单。客户非常重视这次合作,我会关于图片和产品的结构信息发详细的邮件给你们。
所以还希望你们这边可以帮我把把关,这个产品需要做哪些测试和认证?哪些是强制性的?哪些是低风险的?
我对于调研的理解,是不断深入,多方试探,多方比较和沟通中获得的。千万不要搜索一下百度,随便问个问题,或者随便看看别人对于这个行业的评价就行了,这是远远不够的。当别人都知道的东西,都能写出来的东西,你只是copy,你又有什么价值?是无法脱颖而出,更别提弯道超车了。这是个很大的范畴,希望大家好好思考。
2、了解真实状况,向前辈学习
第二个: 联系沟通
既然前期的调研工作已经准备好了,那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联系客户。因为只有联系客户,具体沟通,才能知道,还有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麻烦,客户究竟在意什么?客户究竟纠结什么?客户不回复,有可能是哪几种原因?应该如何试探?如何做预案?都是一步一步,一环一环的。
只有沟通了,去试探和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才能避免拍脑袋决策。这也是很多业务员最大的硬伤。比如一个询盘,两三句话,很简单,业务员一封邮件过去,没回复。第二封邮件过去,还是没回复。然后“前辈”就这个业务员说:“这个客户没有诚意的,询盘都没有针对性,没有价值的,这是垃圾客户。”
久而久之,很多入行的朋友,就会跟身边这一大群庸人变得一模一样,就会沉到淤泥里,变成其中的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然后呢,业务做得不好,就跟“前辈们”一起抱怨:是大环境不好啊,是外贸红利期过了,是竞争对手太多,是客户越来越狡猾,生意难做.....
这个不仅是对于客户的沟通,也是对于强者的沟通。你要知道一次沟通能学到多少东西?能给你带来什么?所以真正意义上的contacting,是需要不断请教高人:比如你的老板,比如你的客户,比如你供应商里面做得特别好的那些人。别人能有一席之地,别人能成功,自然有内在的原因,避免用有色眼镜看人。老板能赚大钱,你就觉得他运气好,做外贸早,积累了一些老客户,有那么简单么?如今信息多透明,老客户为什么不跑?老客户难道不知道,有很多便宜的供应商?别说什么暗佣,说难听点,你老板能给钱,别人也能给,为什么客户对你老板还是相对忠诚呢?这些东西,不能看表面,要挖掘内在原因,从而学习别人真正的优势。
3、凭事实说话
第三个:证据
我们跟客户打交道,跟同行打交道,跟供应商打交道,不要被别人的谈判技巧和谈判策略吓唬住,要抽丝剥茧去分析你真正掌握的资料。客户吓唬你,同行比你便宜30%,结果你东算西算,降价30%,那肯定亏本啊!无论如何,最多只能降25%,不赚不赔,先做下一单再说。但是你怎么知道,这不是别人的策略呢?你是有调查过?还是客户把别家的报价单转发给你了?还是你到处套价格,真的发现有同行报价低30%?当你手中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的时候,你要对于对方所说的,打一个问号。有了疑问,然后去积极求证,多方试探。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同样,对客户而言,证据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东西。你说,我们的品质很好,证据呢?你说,我们的价格不错,证据呢?你说,我们的交期稳定,证据呢?
空口白话没有说服力,evidence是赢得客户信任,拉开同行差距的关键。
有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些,不就是mail group的重要组成部分么?是的,所以mail group也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在实际工作中,量化和科学化工作后,专业化展示的一种必然。也就是既然按照这套思路来走,就一定是上了这条贼船,下不来了。也许有朋友会觉得,哎呀,毅冰的内容都简单啊,一点都不神秘,没有任何超级武器,也没有妙招,不稀奇。对的,完全正确,但简单的东西,你能做到和别人不同的时候,就变得不简单了。米其林大厨做的一盘豆腐,大概率下,比你自己做的,更好看也更好吃。简单的食材,在高手的手里,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所以你要考虑的是,你是不是那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对于进入到新行业的外贸人,我想说的是,思维和能力,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产品的不同,可以通过快速的学习和试错,去减少和节约自己的时间。如果能从0.5开始,就不要从0开始。
借力,借势,才是我们需要做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但是扪心自问,如果我当年入行的时候,有人能给我系统化的培训,我是愿意买单的,因为节约下来的时间,能年少成名,能有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