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广州,气温已经达到了北方夏季的温度,但赵磊的内心却暖不起来。
做五年外贸生意的赵磊最近很失落,因为疫情,公司停工两个月,眼看着复工在际,国外疫情又暴发了,公司不得不缩减成本,裁员降薪。
而做洗手液出口生意的刘慧芳却忙得不可开交,由于欧美国家疫情形势严峻,免洗洗手液凝胶的出口量大幅增加,公司上下都加班加点生产,保证产品的供应。
有业内人士表示,疫情在全球蔓延,海外市场的需求已萎缩。那些中小型外贸企业,现在还好吗?
规模缩减 暂停业务
“春天到了,可我们公司寒冬依旧。”像往常一样,早上九点,赵磊来到了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但此刻他的心情很复杂,因为他要做一个重要的决定,对公司进行裁员。
赵磊的公司主要向俄罗斯出口服饰鞋帽与小商品,总部在广州,另外在杭州、义乌、深圳开设了分公司,由于春节假期加上国内疫情的影响,公司暂停经营接近两个月。“国内疫情最初的一段时间,员工无法复工,上游供应商同样也暂停供应,所以公司业务一直属于停滞状态。”年前确定出口的产品被搁置,原定去国外出差与客户沟通新一年的合作也被疫情阻挡了脚步,他格外盼着国内复产复工。
3月10日,公司正式复工,但国外疫情的暴发让赵磊措手不及,“之前出口的一批货,国内疫情严重的时候被卡在了国内,好不容易货出去了,国外又暴发疫情,清关后只能一直积压在俄罗斯的中转站,每天都需要交存储费用,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原打算3月份出国与客户谈合作,今年第一笔订单300万元,也被疫情拒之门外了。
“每个月的房租、人工大概80多万,现在产品出口时效非常慢,回款不容易,无奈做了这样的决定。”赵磊将分公司解散,所有业务撤回了广州。
在霍尔果斯口岸做进出口生意的李学农最近也比较闲,“今年的春节假期格外漫长。”
像赵磊一样,春节期间李学农关闭了门店回家过年,可国内疫情迅速蔓延,原本的淡季就显得更加的冷清了。
李学农的门店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自由贸易区中,对国外游客出售小商品,对国内游客出售进口烟酒、化妆品,由于国外疫情暴发,哈萨克斯坦关闭了口岸,阻碍了国外游客的往来,进口商品没有了进货渠道,李学农的生意彻底停止了。
“现在就只能等吧,等口岸开放,才可以恢复经营。”李学农无奈地说道。
订单不降反升 成本增加
在浙江宁波做洗手液出口生意的刘慧芳最近在加班加点的忙碌着,最初国内疫情期间,她的工厂因只做出口,且员工无法复工,一直处于停工的状态,“不能开工,没有生意做,上半年可能没有希望了”。
但国外疫情发展迅猛让她出乎意料,3月,刘慧芳申请工厂复工,员工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整,纷纷集中精力投入到洗手液的生产之中。
“我们的出口产品是免洗洗手液凝胶,主要海外市场在欧洲和美国,现在这两个地区疫情非常严重,对于洗手液的需求比以往要大很多,我们工厂每天都很忙碌。”刘慧芳说道,3月至今,免洗洗手液凝胶的销售量已经达到了往常的三倍,“工厂的生产变得很繁忙,因为是自动化设备,我们没有额外招新员工,但是现有员工都利用休息时间来加班生产,保证能及时出货”。
不过,订单虽然增多,出口的成本也上升了许多。“往常来看,免洗洗手液凝胶到美国的物流价格是每公斤25元,大概3至5天就能够到达,而现在到美国每公斤需要88元,到达的时间在7天以上。”出口物流成本大幅增加,时效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公司日常成本都在上涨,刘慧芳认为这样的情况长期来讲并不明朗。
而这次疫情,让做进口冷冻肉贸易的高强“心惊胆战”。疫情期间,国内生猪运输及部分屠宰场关闭,猪肉短期内供应不足,人们对于进口肉的依赖大幅增加,这样的情况促使他的进口冷冻肉销量增长,但冷冻肉进货的过程在初期有些艰难。
春节期间,国外的供应商依旧正常向国内供货,但国内疫情初期,港口的作业能力受到了极大地影响,“我们陆陆续续有200多个集装箱到港,但是疫情初期这些港口无法作业,船只不能停靠卸货,到港后便离开,每个集装箱运回的成本要一万至两万元”
。国内疫情暴发时,大部分的进口订单被退回,出现集装箱短缺、航线配货不足、周转率下降等问题,因此最初一段时间,高强一直忙于协调货品的运输。
港口的作业能力暂停一段时间后恢复,高强迅速安排当时未能进港的产品到港、卸货,而此时,国外的疫情也蔓延开来,但并没有对他的进口冷冻肉供应链产生阻碍,“前期的确亏损了很多,但就目前来看,肉类产品并不是病毒的载体,而且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必不可少,所以港口恢复作业后,我们就可以正常供应了”
。
未来发展思路转变
商务部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情况中表示,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我国进出口总额6.57万亿元,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
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达51.4%,较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体现出较强韧性。从主要产品看,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出口增速分别高于整体23.3、10.2个百分点。服装、鞋靴、家具等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冲击,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深于整体3.9个百分点。
面对企业的困境,赵磊并没有退缩,将分公司业务撤回总部的同时,他积极想办法突破局面,“我们的顾客都是国外的,国内只有供应商资源,转为内销几乎不可能。”他认真思考后说道,“还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于是赵磊开始申请资质,凭借多年经营的人脉,联络国内的口罩生产企业,助其出口。
李学农也在这次疫情中转变了经营思路,“以前过分依赖实体销售,没有很好的利用线上渠道,这次我深深的体会到线上渠道的优势。”他通过朋友圈、微店、抖音等平台来售卖化妆品现货,“销售情况总体来看是好的,以后我也会更加关注线上销售这种模式,做生意要与时俱进,尽量能抗住风险”。
同样,刘慧芳也在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
“物流成本太高,而且时效也不能保证,即便订单多,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不利的。”刘慧芳表示,疫情期间,要支付很大一笔员工加班费,设备日常维护的投入也明显增多,再加上翻了几倍的物流费,让她对于公司业务有了新的想法。
“如果国外疫情一时半会控制不住,物流成本依旧很高,那么我们很有可能转变经营思路,开拓国内市场,毕竟可以节约成本,时效也能够有效控制。”刘慧芳说道。
疫情期间,国内肉类市场的进口肉需求增加,让高强前期被耽误的生意有了弥补的机会,他购置了三辆货车来进行周边城市的肉类配送,加快供货速度,此外,在平衡盈亏的同时,他还向国内主要的肉类市场提供低价进口肉供应服务,并开拓了与电商平台的合作。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