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哥:做亚马逊你的选品真的足够精细化吗?真正的精细化选品是这样的!

敏哥:做亚马逊你的选品真的足够精细化吗?真正的精细化选品是这样的!

最近有跟大家讲,自己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新战略,并且告诉大家会在今年更多的涉及到一些全新的类目。当然当你步入到一个全新的类目中去的时候,等于你自己也步入到了一个全新的行业中。

当你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行业中的时候,你就要想,凭什么你能够做得比其他人更加的出色呢?凭什么你能够比一些老卖家玩儿的更好呢?你进入到这个类目当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

如果你作为一个行业的后来者,你不去努力,花大量的时间去做产品以及市场的调研,你凭什么赚的钱比别人多呢?在准备切入的第一天你就必须要付出200%的努力,熟悉市场、了解产品、发现机会、摸索试错。

这其实也是我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很少写长文的一个主要原因!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市场调研,选品分析,努力在细分市场中寻找着更多的机会,尝试去发现一些不同点。并且几乎把市面上所有的选品工具几乎都用了一遍,努力去挖掘着任何一丝可能的机会。

在其中“鸥鹭”这款选品工具还是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今天文章中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找到机会的点,也是受到了鸥鹭的启发。

选品第一步:品类的深度市场调研

在大家切入一个全新的类目中的时候,最核心的就是要知道怎么去把选品的范围逐步的缩小,有大到小,逐步的深挖。这个时候工具的类目筛选条件就显得很关键。

而这也是鸥鹭的一个明显的优势点,通过大数据去做类目分析,并且能够支持亚马逊所有第三方卖家可售类目,类目最深可至 10 级,细分17,000+末级类目,20+以上的类目筛选条件,对于选品者来说很容易通过筛选找到自己想要快速切入的类目,大大地节省了筛选的时间。

不要小瞧这些时间,这些时间节省下来之后,完全可以让我们来对产品做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去做一些更加精细化的布局。

包括品类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够非常直观的判断出一个品类到底是在走上坡路还是在走下坡路?

其实我们选品中有一种思维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这个品类到底是在逐年增长还是在逐年衰退?如果一个品类逐年都在衰退的话,你觉得你做这样的品类还有任何的意义吗?没意义的,最后浪费都是自己宝贵的时间。

之前我们判断品类的趋势大多是通过谷歌趋势,操作起来会比较繁杂,并且数据并不是很精准。而鸥鹭的品类趋势判断功能,极大的解决了这一痛点,让我们在选品的同时就能够快速的对于品类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

同时在整个淡旺季的走势图也是很直观,方便我们及时对于库存做出规划以及调整,避免备货产生断货或者是滞销,全面降低运营风险。

同时在定价方面,通过价格散点图的直观展示,让我们能够准确的判断市场价的范围,以及大多数竞争对手的定价区间段,便于我们清晰的了解市场价,了解产品的利润区间,做出相对合理的定价策略。

在使用的过程中鸥鹭有一个功能会让我印象很深刻,就是相似品类之间的流量以及数据对比,这个也是几乎其他的选品工具不具备的。经常会有一些卖家在运营的时候很苦恼,一款产品既可以放到A类目,又可以放到B类目,到底选择哪个类目对于自己链接的成长和帮助是最大的呢?

多数卖家是凭借感觉去判断的,这个其实是对于初期的链接推广会带来一些影响的,放到一个正确的,流量大的,竞争相对小的类目,推起来的难度是要低很多的。

包括整个的品类到底是在走上坡路还是在走下坡路,都有清晰的图标走势展示,这个是对于我们的品类趋势的判断有比较大的帮助的。

选品第二步:挖掘潜力类目市场

首先什么是潜力市场?潜力市场的前提条件我认为是市场容量,一个不具备市场容量的产品或者类目,谈未来的潜力的都是在扯淡。有了一定的市场容量,并且竞争相对不是特别的激烈。

并且当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该类目的市场体量还是一直逐年在持续的增长,有增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类目未来能够容纳更多的卖家来做同样的产品,意味着这个品类的卖家未来有可能能赚到比现在多几倍的钱。

多数新手卖家对于增长这块大多数时候是忽略的,可能更多的还是比较看重当下的市场和体量,包括当下的产品利润以及赚钱机会。其实这个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多数卖家是看不到那么长远的,或者是抱着一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捞上一把再说的心态,来干亚马逊的。

timg的副本 8.jpg

这种想法我不能完全否定,或者说是错的。但是作为一名想把亚马逊当成是事业来干的卖家来说,你必须考虑的是赚钱的周期性,以及赚钱的持久性,因为时间是有复利价值的。

同样的10万块钱投进去,一款产品你只能赚一年10万,和你第一年赚10万,第二年赚20万,第三年赚30万,并且一年干的比一年都要轻松,哪种赚钱模式更爽,想必不用多说了吧!

其实大多数时候,赚钱真的跟你努不努力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多的是思维层面的提升和改变,思维通了,方向对了,你只要付出别人十分之一的努力,就可以给自己带来十倍于别人的回报。

方向一旦错了,越努力只会让自己越走越偏啊!

在使用鸥鹭的过程中,有一个功能我还是蛮惊讶的,它竟然可以把具体的产品的同比增长率以及复合增长率都清晰的在工具中进行了展示,这个是大多数选品工具所不具备的。

在调研的过程中,这个功能让我们省去了自己判断和分析的时间,可能大多数的卖家在做品类趋势判断的时候,要么就是搞了一堆自己都看不懂的数据,要么就是凭自己的感觉去做判断,而对多数的普通卖家来说,是完全没有这个商业判断力的。

所以我们看到了大量的选品失误,看到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失败案例。除此之外,工具中展示出来的很多指标还是非常有借鉴以及参考的意义的,比如说:月新增评论数(评论按100:1的比例,代表这个品类当月订单至少50万单)、新品牌机会指数(机会指数越大,表明市场垄断性越小,机会越大)、品类集中度(集中度越底,表明品类订单头部卖家占比越小,垄断性越小)

甚至连亚马逊品牌产品占比、亚马逊自营产品占比、新品占比等,这些我们后期需要分析的数据都做了罗列,基本一份检索数据表把几乎所有的选品维度都考核到了,这是其他的一些选品工具所不具备的,确实是很细节化。

可能看到这里,很多人口中的精细化,压根就不精细,鸥鹭中有太多太多需要去分析和思考的维度以及指标,大多数卖家甚至都没有考虑过,更加不要提深入的去思考了,这也是为什么你的选品成功率要来的比其他人低很多了。

文章素材3.jpg

选品第三步:运营端的提前布局

可能有粉丝会问,敏哥这篇文章你不是要讲选品的吗?为什么又要讲运营呢?

其实说到底,选品本身就是为运营服务的啊,我们之所以在选品的时候会考虑很多的细节点,会考虑竞争程度的高与低,就是为了能让运营端更加的省事,能够用最小的成本带来最高的投入产出,仅此而已!

这个时候作为一名运营老司机,我会在选品的时候就会对产品的运营难易程度在脑海里有一个判断,我会通过asin的反查功能,快速查看竞品使用关键词及竞品在关键词下面的排名(显示前三页),通过鸥鹭反查出来的数据还是很细致的,基本上是省去了二次的归纳和整理。

并且迅速的挖掘出跟产品相关的所有的关键词,甚至有时候能够从这些关键词中挖掘出一些更细分、更长尾的一些机会。

接着我会对于这些关键词做出一份系统的关键词调研表,评估下关键词的竞争度高低,同时初步的会做出一份大概的广告运营方案。可能很多的卖家会觉得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这么快?

但是对于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司机来说,这个真的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一定要提前在选品的时候就做好运营的分析,这一点很多的卖家其实是没有做好的。凡事有备无患,很多的卖家等真正上架之后才感觉运营上很难搞,广告的成本很高,利润很低,推广的难度大,竞争大。

但是我想问你的是:你早干嘛去了呢?

不得不提的是鸥鹭的全景动态,能够提供对竞品的全方位监控,从产品属性、系统事件、前端表现、buy box竞争、关键词排名、关键词广告位以及活动监控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做亚马逊竞争对手真的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要做到“先抄后超”,研究竞争Listing具体变化情况,深挖竞争对手背后的运营动作,把控对手的风吹草动,学习并超越他。

最后有几个我觉得选品方面不错的思路分享给大家:

其实有时候我们在挖掘机会的时候,不仅仅需要看的是当下的市场容量和利润,我们更多的是要看这款产品本身存在的一些痛点,以及我们能否通过跟工厂的配合,去解决掉这个痛点。

只要能够解决掉这个痛点,新上架的产品,基本上是推一个爆一个。

其次自己在做一个新品类的时候,要有对标意识,要有意识的给自己找一个假想敌。看看竞争对手的店铺布局策略,竞争对手的新品开发节奏,竞争对手的运营策略。

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模仿,所谓的“先抄后超”就是这个道理!竞争对手真的是我们运营最好的老师,有时候试卷的答案别人已经给我们都做完了,你连抄都不愿意抄的话,你怎么可能能玩儿好呢?

最后想跟大家说的是,选品真的是一件很繁琐、很细节,但是又极其重要的工作,我们在做如此重大决策时候,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尽量全面多维度对于自己选出来的产品做综合评估,当然考虑的再细致的产品,能通过市场检验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产品,加油吧!


出海帮 做站外,找小牛
  • 敏哥跨境记
  • 敏哥跨境记
  • 加我微信:minge2023,有问必答。公众号:敏哥跨境记
  • 内容
    437
  • 阅读
    970789
  • 粉丝
    52
扫一扫, 关注我
敏哥跨境记
跨信通 回收商标,亚马逊店铺 磐石海外仓 万里牛(置换6个月) 出海帮 做站外,找小牛

官方社群 & 卖家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