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组的建立其实就是在逻辑上的层层递进,根据词的相关性,筛选出越相关的词就越精准的打广告。
1. 自动广告:检测一下出来的词和产品相关性大不大以及亚马逊是否已经收录你的 listing。不大的话说明亚马逊对你的产品定位不准。一定要坚持跑下去(至少 3 个月),跑到再也没有新词出来为止。
注意:广告跑完 1-2个星期,亚马逊还是无法识别你的产品信息,就需要刷单或者修改你的listing了。
2. 手动词组:用亚马逊建议的关键词单独建一个词组匹配的广告组,建议的词一定要全部用上, 1和2是亚马逊数据生成的最精确的数据。相对来说比较长尾了,如果数量太少,说明 listing 的质量差,亚马逊对它的识别度不高。
3. 手动广泛:第三方渠道搜索到的词单独创一个手动广泛匹配。精准度远低于亚马逊的建议的词。
4. 手动词组:跑半个月到一个月(预算越高需要的时间越短),从1、2、3的 search term 筛选出表现比较好的词,做词组匹配。选词的门槛参考:Acos、CTR、CR主要参考这三个数据,根据自己设定的门槛添加。初期高预算积累大量数据,为以后发展提供大量数据,后期预算反而会少。
5. 精准匹配:从前面1、2、3、4中筛选表现最好的词。选词的门槛参考:Acos: 15-20% CTR: 2-3% CR>20%。
要会使用数据透视表,直观看出一个关键词的表现,5个组同时运行,做决定的周期建议为一个月,周期越长数据越准确。
搞定广告的结构化思维之后,我们需要去深挖广告的关键词匹配方式的一些高阶技巧,有很多的伙伴并不会很巧妙的去使用广告的关键词匹配方式,也不知道把广告的机构化思维方式跟关键词匹配方式做一个有机的结合。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运营做广告做了很久,但是却依然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水平,本质上其实是缺乏系统化的思维,不知道灵活的把每一块的知识点做有机的结合,因而知识点是散架的,运营水平也就很难得到提升了。
亚马逊广告关键词的匹配方式主要分为三块:广泛匹配、短语匹配、精准匹配,首先我们先来仔细分析下三种匹配方式:对于同一个关键词来说,三种匹配方式对应的流量大小排序分别是:广泛匹配大于短语匹配大于精准匹配,大家要知道在互联网圈有这样的概念:越精准的流量往往是越贵的。因此精准匹配带来的流量单次点击花费一定是最高的,因此三种匹配方式对应的单次点击花费排序分别是:精准匹配大于短语匹配大于广泛匹配。越贵的流量推权重的效果越好,因此推链接权重的效果排序:精准匹配大于短语匹配大于广泛匹配。
搞清楚最基本的概念之后,给大家讲解下运营中很多人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一个广告组中同一个关键词有没有必要用不同的匹配方式呢?
答案是没有必要,原因很简单,关键词存在于同一个广告组单元中,假如该广告组中分到的预算是20美金,那么广告组内所有的关键词会一起来共享这20美金,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是竞争关系,只要存在竞争,当然存在表现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
那么对于同一个关键词如果在同一个广告组中用了不同的匹配方式,那么关键词的权重就会被分散,另外一点: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流量竞争会很明显,会相互去抢流量。那么这个时候亚马逊会怎么来判定流量应该匹配到哪个关键词的匹配方式上去呢?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哪个关键词的匹配方式会花掉更多的预算,哪种匹配方式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倾斜(至于原因很简答:因为平台要赚钱)
不同广告组中同一个关键词有没有必要做多种匹配方式呢?
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有一种是情况是某个产品的转化集中于某一个关键词上,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尽快的推起来这个关键词的自然排名。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的运营技巧是:关键词广泛匹配结合精确匹配,分不同的广告组进行投放,同时在广泛匹配中否定精确否定该关键词。(可能会有点绕和烧脑,大家可以仔细品一品),如此一来,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广告的内部竞争,同时可以用精确匹配迅速把这个关键词的权重给推起来。这只是广告精细化运营中一个很小的套路。大家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一定要灵活的去把广告的结构化思维跟关键词的匹配方式结合起来。
同一个广告组内是否可以用不同的关键词匹配方式呢?
很多亚马逊卖家的广告做得非常的乱,同一个广告组内用了很多不同的匹配方式。其实我个人是非常不建议这样做的,为什么呢?最主要是因为所有的关键词都是在一个广告组内,同一个广告组内的关键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会互相抢流量的。大词的广泛匹配和长尾关键词的精确匹配放在同一个广告组内,长尾关键词精确匹配能分到的流量会非常的少,基本流量都会被大词给抢走。(大家尽量把广告的逻辑和结构,包括关键词的匹配方式理得清晰一点)
广告最常用的匹配方式是?
最常用的匹配方式是广泛匹配,原因也很简单:点击花费低、流量覆盖范围广。对于一些比较长尾的关键词,我们可以单独拉出一个新的广告组做精准匹配(最快的推长尾关键词对应的权重),同时可以在原先的广告匹配的广告组中做精确否定。(最大化的减少广告的内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