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跨境行情回归平淡,许多卖家都深感增长乏力。
不过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欧洲能源危机下爆发的保暖商机,让一批嗅觉灵敏的卖家爆单大卖,实现逆势增长!
今年旺季是稳字当头,吃老品福利?还是主动出击开新品,富贵险中求?相信这已成为许多亚马逊卖家困扰已久的心结。
与此同时,和推新密切相关的亚马逊新品期,似乎又有了新的变化。
老板摆烂,员工过上神仙日子,骂醒他还是跟着躺平?
旺季已至,眼下正值亚马逊卖家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不过凡事也有例外,最近,有一家亚马逊公司的员工竟然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看链接广告,然后搞下发货单,就完事儿了。剩下的大把时间,大家都懂。这应该就是大家所说的‘亚马逊公务员’了吧,缺点就是提成到顶了。”
没有 996,没有内卷,更没有降薪裁员,这样的神仙日子让许多同行投来羡慕的眼光:我也想养老,贵公司还缺不缺摸鱼的?
究竟这家公司发生了什么,让本该的繁忙的 Q4 变得如此清闲?
这位运营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公司比较小,老板负责产品开发。最近他每天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不出来,对员工也是不理不睬。开始我们以为老板不开新品是公司需要资金回笼,结果老板一直摆烂下去,我们给老板画的饼,老板也不想吃,所以我们几个人也跟着躺平,吃了足足快两年老品的福利。”
对于这种旱涝保收,近似退休生活的工作状态,这位运营也心生矛盾:是骂醒老板,还是继续跟着摆烂?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虚度了?
对于此种现状,一位亚马逊老鸟认为这并不是坏事:行情不好的时候,越折腾越扑街,你老板可能是意识到这点,所以不叫摆烂,而是有战略定力。
仔细想想,不无道理,在广告费高企、内卷不止的大环境下,亚马逊卖家如果贸然开新品,很可能落得血亏清仓的境地。
另一位同行推测道,这位老板多半是在憋大招,说不定正在研究某个产品,等新风口。
站在员工的角度,既然公司宽松的现状短期无法改变,那正好趁这段时间专研业务。
比如,学习产品开发方面的知识,基于现有产品挖掘同类目相关产品,找好产品后,写一份详细的开发计划书给老板,包括市场竞争、利润分析,推广计划,投入成本等等,以合伙人的心态做事,这样既能提升自己,说不定还能开发出新的爆款。
今年开新品,真的那么难吗?
放弃了黑科技,亚马逊卖家推新不再信手拈来,开发一个爆款,相比以前要付出数倍的努力。
对于即将到来的万圣节,一位卖家坦言:今年一个新品都没开发,去年万圣节开了 30 多个链接,好卖的毛利 50%,不好卖的死亏到底,最后一统计,账面利润几乎为零,活脱脱给亚马逊打工......
稳字当头,谨慎上新,这似乎成了今年行业的主旋律,侃哥从一位卖家那里了解到,某个类目前 1000 名的产品,发现新品很少,基本是老品低价螺旋。
当然,也有主动出击,开发新品的卖家:“跳出了自己原先的类目,开了一条新品线,选了 5 款产品。”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他的新品推广顺利吗?我们不妨来看看。
据这位卖家透露,几款新品上架了十来天,销量寥寥无几,最令他头疼的是,广告几乎都是无效展示, SP 全部只在竞品详情页出现,点击率惨不忍睹。无奈之下他只能在网上求助同行。
来源知无不言,卖家供图
对于这位卖家遇到的棘手问题,不少热心同行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广告可能曝光不足,可以根据竞品的排名,大词的搜索量反推下曝光量是否正常;
2、建议优化广告策略,加大曝光,尝试集中预算投入 1-2 个广告组;
3、检查关键词是否跑偏,广告选词和 listing 的匹配度高不高;
4、适当否词,避免亚马逊对 listing 识别不精准;
5、推新时间节点问题,大促前的表现都很拉胯。
开弓没有回头箭,上述卖家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亚马逊新品期的一个重要变化!
一款新品想要在亚马逊上打造成功,抓住新品期是重中之重。
近期,有卖家发现亚马逊的新品期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
新品上架以后,按照之前的思路通常会去绑老品链接,快速积累 review。
但是现在你会发现,照此方法操作后,这个新品就没有流量红利了,不管怎么推就是不爆单,更别提登顶新品榜了,感觉新品完全被老品给拖累了,失去了新品红利。
据侃哥观察,上述情况,并非个例,对此有同行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解释:很多链接合并了之后,亚马逊会将你的链接开售时间自动识别为老链接开售时间,等于新品变成了老品,而且有较大概率 NR 榜单是不会收录该 ASIN。
此外,关于新品期的算法,圈内一直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从创建 listing 开始算,有的说等 fba 到货上架才开始算,还卖家亲测后表示,新品期是从链接实际开始销售算起。
就大家的反馈来看,赞同第三种是最多的。
纵观当下,亚马逊已然从增量时代转变为了存量时代,僧多粥少,红海类目越来越多,对资金实力有限的小卖家来说,在此大环境下,推新要谨慎,换类目开新品更要慎之又慎。当然, 也会有新的蓝海细分市场闪现,卖家想要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势必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夯实且快速的产品打造能力。
(内容来源于侃侃跨境那些事)